金秋九月,閩江兩岸秋風送爽,法治薪火正燃。隨著“與改革發展同行,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主題演講比賽的最后一輪掌聲落下,為期10天的福州市律師協會2025年第二期申請律師執業人員培訓班圓滿收官。這場以“系好執業第一粒扣子”為核心目標的培訓,匯聚了全市237名來自律師事務所、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的申請執業人員,通過“高起點開班、精細化管理、全維度課程、沉浸式活動”的立體培育模式,搭建起從“法律新人”到“準執業律師”的成長階梯,為福州法治建設注入了一批兼具專業素養與職業擔當的新生力量。
9月15日上午,福建省西湖賓館內暖意融融,培訓班開班儀式在此隆重舉行。福州市律師協會會長溫長煌出席并致辭。福建省律師協會副會長林雁作為特邀嘉賓蒞臨開班儀式并為學員授第一課。開班儀式由福州律協副會長陳少海主持。秘書長邱雙進、實習律師管理工作委員會主任林金出席開班儀式,副監事長陳建青列席。
“做律師,首先要扣好職業的第一粒扣子——這粒扣子是理想信念,是專業本領,是職業倫理,更是服務人民的初心。”溫長煌為學員明確了“四個目標”與“三點希望”:既要以“堅定理想信念、精通法律實務、恪守職業道德、適應行業變革”為成長坐標,更要“珍惜10天的集中學習機會、勤于與同行交流互鑒、遵規守紀展現準律師風貌”。一句“福州律協永遠是律師的家”,更是讓在場學員感受到行業組織的溫暖,臺下掌聲雷動。
儀式上,林金宣讀7個班級的班長名單,清晰劃分“一班至七班”的管理架構,讓學員快速找到“組織歸屬感”;邱雙進則精心解讀《學員紀律守則》,將“嚴管理”落到實處:“累計缺課不得超過2個半天,事假需提交法院庭審通知及律所證明,病假需提供縣區級以上醫院診斷材料”,從制度層面守住培訓質量的“底線”。這場開班儀式,不僅是一次流程性啟動,更讓學員們深刻體會到:法律職業的嚴謹,從踏入培訓課堂的第一天就已啟程。
“沒想到崗前培訓的管理這么‘走心’——考勤機指紋打卡,簽到方便快捷;班級群里通知秒回,有問題找班主任總能及時解決。”一名學員的感慨,道出了本次培訓“精細化管理”的實效。
為確保237名學員的培訓體驗與效果,福州律協創新采用“小班制+雙負責人”管理模式:將學員分為7個班級,每個班級由經驗豐富的實習委委員擔任班主任,同步選拔“班長+組織委員+學習委員+宣傳委員”的班委團隊,形成“協會統籌全局、班主任精準對接、班委協助落實”的三維管理體系。
日常管理中,“細節控”貫穿始終:考勤采用“指紋打卡+線上記錄”雙軌制,學員需在課前課后5分鐘內完成對應班級考勤機打卡,通過APP可實時查詢打卡記錄,避免“漏簽誤簽”;會務組專門設置2名專職聯絡員,學員提出的“課程資料補發”“教室空調調節”等需求,均能在1小時內響應;7個班級微信群里,班主任每日同步“當日課程表+次日重點提示”,甚至貼心標注“賓館周邊午餐推薦”,讓嚴謹的管理多了份溫度。
“以前覺得‘執業風險’是抽象概念,聽了林雁老師的課,才知道一份不規范的委托合同就可能踩雷。”有學員在課程筆記上寫道。本次培訓的核心亮點,正是17位行業名師帶來的17門“干貨滿滿的實戰課程”,結合“北大法寶”線上專題培訓,構建起“理論+實務+前沿”的立體課程體系。
陳承茂老師以“跟著總書記學哲學用哲學”為題,結合法治建設實踐解讀“以人民為中心”的內涵;許壽輝老師的“固根、凝魂、弘道——構建法律職業共同體”課程,通過對比中外法律職業發展歷程,引導學員樹立“法治建設參與者”的定位。
林雁老師開篇授課,結合30余起律師違規執業典型案例,從“倫理紅線規避、證據合規管理、客戶利益沖突排查”三個維度,手把手教學員“避開執業坑點”。
民事領域,于寧杰老師拆解“民事訴訟業務核心技能”,現場演示“起訴狀撰寫的10個關鍵要素”;刑事領域,林丹老師以“某涉眾型詐騙案辯護”為例,解析“證據審查的邏輯鏈構建”;行政、破產、仲裁等領域也不缺席——黃樂老師系統梳理“行政法律事務的攻與防”,黃奕波老師分享“仲裁與調解的談判技巧”,張本鐘老師指導“律師收案的全流程規范”,黃榕城老師深耕“企業破產清算中的債權申報實務”,讓學員“學到就能用”。
朱玉華老師的“律師禮儀規范”課上,從“庭審著裝顏色搭配”到“與客戶溝通的語氣語速”,細節逐一拆解;許明老師傳授“客戶管理與維護技巧”,提出“定期向客戶反饋案件進展”的“3天原則”,實用又接地氣。
法律科技先行者關胤老師帶來“人工智能發展與趨勢”課程,指出法律服務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讓學員直觀感受到“數字化賦能執業效率”的魅力。
線上課程則與線下形成“互補”:學員可通過“北大法寶”平臺學習核心知識點,截至10月15日的學習周期內,完成60分鐘在線考試(題型為選擇與判斷,60分合格)即可獲得電子證書,確保“學扎實、考過關”。
“走進北京中銀(福州)律師事務所時,看到他們的‘跨境法律服務中心’,突然明確了自己未來想深耕的領域。”有學員感慨到。來自培訓期間的“律所參訪”特色活動——這也是本次培訓“理論聯系實際”的重要環節。
從9月15日起,7個班級陸續走進北京中銀(福州)律師事務所、福建知信衡律師事務所、福建閩眾律師事務所、國浩律師(福州)事務所、北京市盈科(福州)律師事務所、北京大成(福州)律師事務所、上海錦天城(福州)律師事務所等7家福州知名律所。每一次參訪都精心設計:北京中銀(福州)律師事務所主任潘祥勇以“優秀律所的成長路徑”為題,分享“從5人小所到百人律所”的管理經驗;北京大成(福州)律師事務所主任陳鵬的《青年律師職業規劃:從新手到精英》專題分享,用“3年打基礎、5年成骨干、10年立品牌”的成長模型,為學員勾勒職業藍圖;上海錦天城(福州)律師事務所主任廖開展則帶學員參觀“青年律師孵化室”,介紹“師徒結對+專項培訓”的新人培養體系;等等。參訪現場,學員們圍著資深律師提問“青年律師如何平衡專業與業務”“非訴業務需要哪些核心能力”,互動氛圍熱烈。
除了律所參訪,“班級聯誼”與“演講初選”同樣精彩。二班在福建知信衡律師事務所的聯誼會上,學員們依次分享“為什么選擇做律師”,有人因“幫鄰居打贏勞動官司”立志入行,有人因“崇拜法治人物”逐夢法律,真摯的分享打破陌生隔閡;三班班主任唐建景律師在聯誼時,拿出自己辦理的勞動爭議案件卷宗,指著證據梳理頁說:“嚴謹不是口號,是每一頁案卷的清晰標注,是每一個日期的準確核對”;而“演講初選”中,各班通過“自薦+互評”選出2名優秀選手,14人晉級最終決賽,不少學員結合實習經歷講述“幫農民工討薪”“為小微企業維權”的故事,讓“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的主題提前“預熱”。
五?賽場風采:14位選手競風采,“聲”動詮釋“好律師”
9月24日下午,西湖賓館會議室內掌聲陣陣,本次培訓的“收官之戰”——“與改革發展同行,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主題演講比賽在此上演。14位從班級初選中脫穎而出的選手,按抽簽順序登臺,用故事傳遞溫度,用信念詮釋擔當。
“作為公職律師,我眼中的‘三好’是政治過硬、專業過硬、作風過硬——去年協助梳理省級儲備糧監管流程,避免3起潛在合規風險,這就是‘專業過硬’的最好證明。”一班選手雷蕾的演講,以“堅持‘三個過硬’,做‘三好’公職律師”為題,將公職律師的使命與糧食安全結合,贏得評委一致認可。
三班張銘洋則用一個真實案例打動全場:“去年實習時,幫12名農民工追討欠薪,歷時2個月,跑了3次勞動仲裁委、2次工地,最終拿回86萬元薪資。當農民工師傅握著我的手說‘謝謝’時,我懂了:好律師不是贏多少大案,而是幫群眾解多少難題。”
四班魏嫻的“守初心使命,為時代發聲”、五班曹功英的“以專業為筆,寫好法治答卷”……14位選手的演講各有特色,卻都圍繞“人民滿意”的核心。比賽全方位考察選手綜合素養,評委們既關注選手對“與改革發展同行”“人民滿意”等核心主題的把握深度,也重視案例的真實性、時代性與表達的感染力。
賽后,陳少海的點評直擊人心:“選手們沒有空談理論,而是把‘好律師’的標準,變成了‘幫群眾解難題’的具體故事、‘為改革護好航’的實際行動——這正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也是福州律師行業未來的希望。”最終,雷蕾斬獲一等獎,張銘洋、魏嫻獲二等獎,余林珈、曹功英、范振宇獲三等獎,連煜祺、連鎮、沈佳欣、姜惠文獲優秀獎。
比賽過程中,一名參賽選手因情緒過度緊張,不得不暫停賽程選擇中途退賽。賽后,這位選手并未因這場小波折氣餒,反而迅速調整心態、努力克服心理障礙,主動找到賽事組委會溝通,懇切表達了希望能再獲一次上臺機會、完成演講以展現自我的請求。在其他參賽選手的暖心鼓舞與支持下,組委會經綜合評估后,同意了這一請求。最終,該選手以不參與評分的方式,順利完成了初心滿滿的演講。這一安排既堅守了賽事評分規則的嚴謹性,又以人文關懷傳遞出福州律協對未來律師成長的勉勵與支持,恰與本次培訓班“系好執業第一粒扣子、培育有溫度的法律人”的初衷相契合。
10天的培訓,從“開班第一課”到“演講決賽”,從“課堂學習”到“律所參訪”,237名學員的筆記本寫滿了干貨,通訊錄新增了同行伙伴,心中更堅定了“做黨和人民滿意的好律師”的信念。
“以前對‘律師’的認知停留在‘打官司’,現在知道,我們還可以是改革發展的‘法治護航者’、群眾權益的‘守護者’。”即將開啟執業生涯的一名學員說到。
而福州律協相關負責人則表示,未來將持續優化崗前培訓體系:“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優化課程設計,增加‘模擬法庭實訓’‘公益法律服務體驗’等環節,讓培訓更貼近執業實際,為福州律師行業培育更多‘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優秀人才,助力法治福州建設再上新臺階。”
秋風漸起,征途正好。這場“業道傳薪”的培訓雖已落幕,但237名準律師的法治征途才剛剛啟航。他們帶著培訓所學、帶著行業期許,將在閩江兩岸的法治實踐中,書寫屬于新時代福州律師的華章。
此次崗前培訓復盤會議,對培訓的時間安排、值班人員調配、授課老師評價以及公眾號宣傳等工作進行了細致回顧。委員們積極分享經驗,也直面問題,針對性地提出了諸如更科學規劃培訓時段、根據學員需求調整課程內容等改進建議。
陳少海肯定了本次崗前培訓的成效,隨后強調,協會將以此次復盤為契機,持續優化崗前培訓工作:“一是要優化課程設置,結合實習律師實際需求與行業發展趨勢,豐富課程內容、調整課程結構;二是要優化師資力量,邀請更多理論扎實、實務經驗豐富的律師和專家授課;三是要提升管理和服務質量,做好培訓組織協調與后勤保障等工作,讓實習律師有更好的培訓體驗。”
秋風送爽,奮進當時。崗前培訓復盤的結束,是下階段培訓工作優化升級的開始。福州市律師協會將帶著復盤的成果與思考,精心打磨培訓,為實習律師鋪就更堅實的成長之路,助力更多法律新人在法治道路上穩步前行,為福州法治建設注入新的活力。

來源:福州市律師協會